資訊動態
資訊動態
讓消費者苦等8年之久的汽車三包終于正式落地。
9月29日,汽車三包專業技術委員會公布了《家用汽車產品嚴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斷指南》,為汽車三包爭議處理技術咨詢工作中判斷嚴重安全性能故障 提供了參考依據。此前,質檢總局還出臺了《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與三包憑證》、《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信息和爭議處理咨詢人員管理辦法》,作為三 包規定中所涉及內容的補充說明。
陸續出臺的細則讓“汽車三包”變得更具可操作性。然而,“汽車三包”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卻遠不止于此。記者采訪多家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發 現,企業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樣對“汽車三包”的到來如臨大敵。尤其是諸多細節問題模糊不清、專家庫解決的公正性以及“經銷商負責制”的權限等仍存在爭議。汽 車行業開始進入考驗期。
與最初的版本相比,汽車三包規定發動機、變速器、轉向系統、制動系統等7類主要零部件維修更換兩次以上,或者轉向系統失效、制動系統失效、車身 開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、突發的嚴重質量問題,消費者或可退、換車。這意味著,質量問題不在7類之列的,退、換車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有業內人士坦言:符合退、換車條件的幾大總成系統的技術和質量已經相當成熟,在3萬公里內發生質量問題且兩次更換維修都無法解決的概率極低。消 費者劉先生也向本報記者表示了類似的擔憂,“像剎車失靈、轉向失靈等消費者較常遇見的問題,‘汽車三包’的規定卻都回避了,三包的實用性似乎并不強?!?
此外,作為“汽車三包”規定中處理爭議的重要一環,專家庫也成為熱議的焦點。規定顯示,當汽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糾紛的時候,由專家庫里面的專 家來評判。但專家庫的人員構成在業內卻頗受質疑。本報記者獲悉,專家庫成員主要來自4S店、國家汽車質檢中心、汽車工程實驗室等地。這意味著專家庫的技術 人員多出自整車設計、制造及售后維修領域,與汽車主機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其做出的鑒定很難讓人信服。業內人士表示,不能出現既當“運動員”又當“裁判 員”的尷尬,而是要設有國家級的鑒定中心。只有這樣,“三包”的真正落實才不會遙不可及。
除此之外,關于退、換車的責任界定也十分不清晰。因為新車一旦被退,涉及到的問題十分復雜。在執行層面,關于承擔車輛的折舊費、購置車輛涉及交納的稅費或關稅等細節問題均“無法可依”。北京一家進口品牌的經銷商坦言,退、換車在他們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雖然有諸多爭議,但“汽車三包”政策的實施對自主品牌企業來說卻明顯是一項利好。受“汽車三包”政策助推,車市火熱。記者在走訪京城多家汽車 4S店時發現,自主品牌的銷量增幅明顯提高。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“消費者向來對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有不同的看法。汽車三包新政實施以后,消費者 對車企質量把控有了信心,這對自主品牌來說帶來了實質性的刺激?!睎|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榮也表示,三包實施后全國車企便有同樣的約束標準,更注重質 量的公司將會在銷售市場占得先機。
爭議諸多的“汽車三包”仍有不小的改進空間,也希望“三包”不僅僅是汽車廠家宣傳的工具,而是具有切切實實的約束作用。因為一旦消費者心中的期待被毀掉,那么未來車市的路也注定不會好走。
- 上一條: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將擴大到全國
- 下一條:上海車展已顯現 汽車工業的發展潮流和方向